【播资讯】全力开创经济“双高”同步,广州黄埔重点实施五大任务

南都讯 “当前,广州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再次打响开发区品牌,力争回归两位数增长的开发区常态,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‘双高’同步的新模式。”日前,广州市委常委、黄埔区委书记、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杰在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亮出今年黄埔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决心。

1月31日,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。会上,黄埔区委副书记、区长,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冼银崧围绕坚定实施“制造业当家”一把手工程,强化“三城一岛”战略平台联动发展,着力提升湾区科技创新枢纽能级,营造市场主体“敢干、敢闯、敢投”环境,努力推进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协调发展等五大方面进行任务部署。

“全区上下要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,要锻造过硬本领,提升服务水平,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真正让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。外企敢投。”冼银崧表示,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容易,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“双高”同步更需知重负重,砥砺前行,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。必须弘扬开发区精神和新黄埔铁军精神,以“开局即决战、起步即冲刺”的状态抢时间,以“机不可失、时不再来”的态度抓机遇,迅速行动,埋头苦干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月31日,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。 南都记者马强 摄

产业发展

坚定实施“制造业当家”一把手工程

推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尽快破千亿

“制造业是立区之本、强区之基,是回归两位数增长的开发区常态的主要抓手。”冼银崧表示,要坚定实施制造业当家“一把手”工程,锻造经济“双高”模式强大支柱。

一方面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“我们有一批和广州开发区共同成长的大厂名企,是工业产值跨万亿的中坚力量。”冼银崧表示,要支持汽车、能源、石化、电子、美妆、大健康等支柱产业数字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升级;鼓励广汽本田、南方电网、广石化、安利(中国)等“链主”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;努力打造10家龙头企业、50家重点企业、100家以上骨干企业,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根植性、竞争力。

一方面,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筑群。当前,黄埔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一半。冼银崧表示,要支持乐金显示、华星光电T9、视源电子、广州创维等项目建设发展,巩固新型显示产业优势。实施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倍增计划,加快粤芯、百济神州等重大项目建设,推动产业规模尽快突破千亿元。

另一方面,提升现代服务业匹配度。“我区商品零售、住宿餐饮、居民服务、软件信息等行业高速增长,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增强,要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发力扩消费,鼓励京东、保洁等企业加速发展,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,打造广州东部消费新高地。”冼银崧提到,要立足制造业优势,培育具有较高集聚性、根植性、先进性的工业服务业。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与资产管理中心,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,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品牌。

空间规划

强化“三城一岛”战略平台联动发展

强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

冼银崧表示,企业的茁壮成长、产业的蓬勃发展,呼唤更高的城市品质。要强化广州知识城、广州科学城、广州海丝城、广州生物岛“三城一岛”战略平台联动发展,重塑和拓展城市空间格局。要强化战略平台牵引,广州知识城打造“一核两心”(即环九龙湖核心区和枫下片区副中心与新龙片区副中心),强化“三集群两高地”产业布局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;广州科学城打造以战略科技战新产业为引领的科技产业示范园,加快国创中心研发及中试基地等重点园区开发建设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;海丝城要构筑广州“一廊一带”中枢,加快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(黄埔片区),全面推进西区振兴,规划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、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,以护林路为主轴创建国家级信创基地,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;广州生物岛要研究制定新一轮建设发展方案,创建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,谋划打造广州新的城市地标产业集聚区。

冼银崧还提出,要促进城市集约发展,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。以“拆、治、兴”并举,强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;用好市区联动审批专班,力争全年批复项目20个,新开工400万平方米,竣工交付安置房80万平方米;在更新改造中延续城脉、文脉、山脉。

交通方面,要构建内联外通枢纽,以大交通引领广州东部发展轴加快建设。动工建设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,推进临江大道(东西大动脉)、开放大道(南北大通道)和四大骨干路网建设,实施十大门户立交工程,构建纵观南北、三海相连、横跨东西、互联互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。建成地铁五号线东延段、七号线二期、新白广城际,推进黄埔高铁站建设,全面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。

科技创新

推动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

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

冼银崧提出,着力提升湾区科技创新枢纽能级,不断夯实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要坚持战略科技力量,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布局,加快打造科技、产业、金融良性循环,培育释放发展新动能。着力提升科创平台能级,高质量建设“2+3+N”战略科创平台集群,全力服务保障好广州实验室、大湾区国创中心。加快新型显示、先进高分子材料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三个大科学设施建设,推进建设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纳米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,争创集成电路零部件、中医装备两个领域类国创中心,不断强化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功能。

加速推动科技创新突破,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“广东强芯”工程、核心软件攻关工程、显示制造装备“璀璨行动”,加快突破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。持续开展重大科技平台成果转化“大比武”,落地成果转化项目50个,投产20个。深入创建“中小企业能办大事”创新示范区,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、瞪羚企业400家、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。

全面强化科教人才支撑,高标准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。深入实施全球引才“六个一”行动,“10万大学生进黄埔”计划,建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等三个研究生院,落地院士项目五个。全年新增国家级人才超10人、高层次人才超100人。

营商环境

全力推进招商筹建“123”行动

全年实现180个以上项目动工

冼银崧表示,要营造市场主体“敢干、敢闯、敢投”环境,持续掀起“大招商、大建设”热潮,牢牢扭住项目生命线。全力推进招商筹建“123行动”,即一天谈成一个项目,两天签约一个项目,三天动工一个项目。围绕产业地图按图索骥,加强靶向招商,以商引商、以链引商、以投促引,以经促引,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引领功能、能够迅速形成生产力的重大项目。全年新增100亿级项目10个以上,坚持带厂、带需、带楼招商,力争实现产业项目签约400个以上。

用好用足信任筹建、“带方案出让”“工业快批10条2.0”等政策举措,对企业审批事项不同意的要上报一级,不通过的要开展调查。加快推动孚能科技、智光储能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,全年实现180个以上项目动工,120家以上筹建企业试投产。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,完成收地1.4万亩,其中工业用地8630亩,推动实现项目“拿地即动工”。

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,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综改试验,出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意见,开展产业政策体系的优化提升。针对堵点、难点和企业所需、所盼,拿出更多实招、硬招。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、呵护中小企业发展的灵气和活力,全年实现200家企业升规纳统。

产城融合

新增优质学位过万个

推动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等项目建设

冼银崧还表示,要努力推进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协调发展,提升企业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切实增进民生福祉,落实落细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,千方百计促进重点群体就业。确保华师附中等一批重点学校建成开学,新增优质学位超10000个。建成知识城南方医院,推动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等项目建设,新增医疗床位1000张。创建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。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、人才住房超9000套。

加快建设“绿美黄埔”,全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,建成社区公园、口袋公园40个。深入落实“百千万”高质量发展工程,加快建设中法创意永续农业、连重燕来等乡村振兴示范项目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,打造黄埔文化品牌,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。

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

采写:南都记者梁思华 实习生刘禹

标签: 广州开发区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港澳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